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,你有租过共享充电宝吗?
我们熟知的品牌有:来电科技、怪兽充电、街电,还有最近的美团充电宝,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牌子。
充电宝风起于青萍之末。这时候移动支付普及,用户的扫码习惯形成,各种共享经济都站在风口上。
那为什么同样是共享经济,共享单车和共享充电宝的命运却大不相同呢?
第一,在成本、人力和损耗方面,共享单车往往需要300-1000元的硬件成本,和1000辆/人的人力维护支出,损耗率更是达到10%。这些因素让共享单车承担了巨大的营运压力。共享充电宝的硬件成本一般在150-300元左右,损耗率只有1%-3%,平均下来一个人可以维护2000-4000个充电宝,在成本和支出方面就已经远胜于共享单车。
第二,在现金流入方面。共享单车的可替代性极强。出门上班,除了选择共享单车,还可以选择公交、打的,或者电动单车,所以并不是唯一的选择。而共享充电宝的可替代性是极弱的。假设你在逛街时手机没电,除了自带充电宝,就只能去租用共享充电宝。这就决定了共享充电宝能始终获得源源不断的收入。不单单是充电宝,还有相应配套的设备。
那么共享充电宝有没有风险吗?
第一点,共享充电宝本质上就是个做租赁的生意,对于商户的依赖性极高,盈利模式也极为单一,受限较高。
第二点,随着市场竞争加剧,商家话语权越来越大,商家向企业索取的入场费和收入分成很可能会越来越高
第三点,当电池续航能力提高,用户充电频次变低,充电宝的红利期还存在吗?